IPv6地址与IPv4的区别
1. 地址长度与数量
IPv4
- 地址长度:32位
- 地址数量:约42亿个
IPv6
- 地址长度:128位
- 地址数量:约3.4×10^38个
2. 地址表示方式
IPv4
- 表示方式:点分十进制,例如
192.168.1.1
IPv6
- 表示方式: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,例如
2001:0db8:85a3:0000:0000:8a2e:0370:7334
3. 地址配置
IPv4
- 配置方式:手动配置或通过DHCP自动分配
IPv6
- 配置方式:支持自动配置(SLAAC),无需手动干预
为什么IPv6可以双方直连p2p
ipv6能够给地球上每一粒沙都分配一个IP地址,但出于种种原因,现在部分运营商还用不上ipv6(主要是国内)。ipv4的地址很有限,所以产生了内网与外网的区别,而IPv6地址足够多,所以运营商舍得分配IP到每一个IP设备。
接下来说说如何传输画面
先来说说Caller 和 Listener 的单词意思
Caller
- 意思:Caller 通常指“呼叫者”或“调用者”。在编程中,caller 指的是调用某个函数或方法的代码或对象。在电话通信中,caller 指的是拨打电话的一方。
Listener
- 意思:Listener 通常指“监听者”或“收听者”。在编程中,listener 指的是监听某个事件或消息的对象或函数。在音频或广播领域,listener 指的是收听音频内容的人。
然后,看例子
首先,发送方需要找接收方拿到他的IPv6地址(推荐电信运营商)

然后,接收方请先打开自己的监听器,在添加输入里面找到拉流,使用SRT的Listener拉流进行监听10080端口(可以是任意可用端口),勾选IPv6选项。

此时,接收方已经开始监听画面了。
来到发送方这边,打开输出的设置,我们选用Output2来作为合成画面,选择想要发送的画面,然后打开设置,启用SRT,类型选择为Caller,填入接收方的IPv6地址和端口,然后设置好画面的质量,推荐HEVC 3mbps码率,AAC 128,点击确定保存。

当vMix主界面顶部的SRT指示灯亮起变成红色,画面即发送成功。
效果图

说说另外一种情况
以上讲到的方法,常规为接收方提供IP地址,然后监听画面。这是符合画面传输方向的,便于理解的方法。
但如果只有发送方可以提供可用的IPv6地址呢?
那么,我们就可以反过来使用Caller,但这是不推荐的,不符合直觉的!!!
发送方同样的操作,只不过协议类型变为Listener

而接收方,则进行Caller

SRT协议中,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方向,和使用Caller还是Listener无关,这只是协议握手的方向。
发送和接收的方向只和你选择的是发送器还是接收器有关。
具体对于SRT协议的了解请看 SRT协议原理 – 实时互动网
我觉得说的不对